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

Hangzhou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Foundation Treatment

学会活动

首页 > 学会活动 > 正文

工程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成功召开

  2017年5月, 时值全球求是学子共庆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喜迎办学90周年之际,作为院庆系列活动的“工程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于5月22日上午8:30在浙江君尚饭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支持,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协办。参加本次论坛的有企业界代表、校友、协会成员以及师生代表共100余人,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工程教育、创新驱动和校企合作。论坛由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吕朝锋教授主持,全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特邀嘉宾做主题报告,第二部分由八位专家进行主题讨论。
  建工学院副院长吕朝锋教授首先代表学院向全体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代表学校为论坛致开幕辞。陆国栋肯定了土木建设领域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领域,工程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工程教育要克服中国的“考”文化,不能培养只会考试的学生。他大力支持建工学院在教育教学所做的改革,希望各界人士和校友师生共同努力,书写产学研协同新篇章。
  浙江大学校友、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青女士作为特邀嘉宾首先做了题为“阳光下的绿色梦想”的主题报告。她指出,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互联网技术给城市带来新的变革,互联网对城市空间及物的关注也就是对人的关注。在谈到建筑教育时,叶青认为,目前建筑教育仍然停留在把建筑结构分解的工业思维上,绿色建筑产业应该创建跨领域的集成学科专业。
  三峡集团总工程师张为民先生以“大水电——长江超级工程”为题,介绍了中国三十余年来在水电工程上取得的跨越式发展。他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水电强国,以三峡水电工程为例,我国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值得国人骄傲。他指出,三峡工程是以防控灾害为根本目标的千秋民生工程,目前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补水方面已发挥了巨大的功能效益,而一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包括泥沙淤积、移民安置、物种保护、大坝安全等,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或改善。
中建五局总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谭立新先生带来“国际工程承包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中国建筑承包的一些国际重大工程,其中包括大型的公共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随后,他讲述了国际工程承包与国内工程承包的一些差异和国际工程承包所面临的挑战,他说:“新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可错过的机遇,要勇敢,怀揣梦想走上“一带一路”的工程承包之路。
  生特瑞亚太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浙江大学大学校友何融围绕“如何成为高端工程建设人才”展开了演讲。他结合自己从高校教师到创办工程顾问公司的经历,提出了关于高端工程人才的看法。他指出,高端工程建设人才应当集商人、政治家、工程技术专家于一体,拥有高智商、高情商和强壮体力。何融结合自己多年来培养和考察员工的经历,对工程建设人才的一系列基本素养进行生动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教授作为教育界特邀嘉宾,介绍了浙江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情况和近年来省教育厅在这一方面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他也指出了目前工程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方式与互联网社会发展步伐不相适应等问题。他认为,高校应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健全国际化培养标准。
  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陆国栋教授则带来了“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陆国栋教授结合实际情况,指出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指出,要真正实现新工科的教育,必须做到学科联合教育、产学研融合教育。